最近有这么两件小事。
奶茶妹妹以1350万澳元甩卖澳洲豪宅,相比买时亏了270万澳元。
按照汇率来算,即使不算资金成本和税费,1300万软妹币亏掉了。
还有件事,集思路前段时间有个很火的帖子。
一个深圳网友说自己买的房子从高点到现在跌了有10%,他详细核算了下各种费用。
最后发现,如果把各种费用、资金成本算进去,首付都快亏没了。
当然,1300万对刘强东夫妇来说可能连个小目标都不算,集思路上这个人的也不太公允,把装修什么的乱七八糟费用也都弄进去。
但是,这两个小事,共同反应的问题是房子不会只涨不跌。
人口是决定长期房价最重要的因素。
这周,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,直接掉到1523万,比上年减少200万人,是近40年来环比下降最多的一年。
给你们看一张历年出生率的图:
三年前,国家放开二胎政策,出生率小小的反弹了下,但是这个浪花却不大,马上又掉转头下跌。
可以说,我们国家的人口想要再保持高速增长,可能性很小。
如果再说的极端绝对一点,中国的人口可能也就这样了,今后甚至会慢慢减少。
原因很复杂,房价和养育成本太高是重要的因素。
别说是二胎了,在大城市里,就是养一个孩子对普通家庭来说也是不小的负担。
全世界那么多发达国家对出生率都没有太好的办法,日本韩国是这样,俄罗斯欧洲有几个大国也是这样。
我们国家虽然还是发展中国家,但是经济已经发展得相当不错。
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,个人意识的增强,大家对生育这个事并不再像60年代那时候的看法。
人口这样了,长期来看,房价很难好起来。
过去一些年里,房价暴涨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两个,人口和货币。
随着80、90年出生的人集中结婚,需要大量的婚房供给;随着次贷危机以后,全世界包括我们国家的大水漫灌。
房价在过去十几年里,出现了只涨不跌的盛况。
现在,人口这个导火线已经被掐断,今后从利好甚至可能变成利空。
再看货币政策,大水漫灌刺激经济,在低迷时期确实会很有效果,但经济这个大系统会对这种刺激产生“抗性”。
2008年撒下4万亿可以让经济增长速度提升好几个百分比,现在再撒下4万亿,可能也就见点小水花。
而且,宽松的货币政策,会催收很多资产价格泡沫,带来很多风险。
国家前两年一直在提“去杠杆”,就是看到了这些危害。
虽然因为经济承压,今年的货币政策改成了“适度宽松”,但想要保住现在的房价,每年再多发20%的货币?几乎不可能。
更重要得是,对小城市货币输送最重要得渠道——棚户区改造货币化(这个我之前讲过),去年规模锐减了一半。
所以,货币这个导火线,也好不到哪去。
而且,就像集思路的帖子里算的,即使房价不涨不跌,五年八年算上资金成本也是亏上一大笔。
综合看下来,今后房价恐怕是很难大涨了。
当然,房价很难大涨这个结论是相对于全盘来看,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城市都符合这个规律。
这就像股市里大盘一样,大盘不涨不跌,也会出现一些妖股。
哪些城市会是妖股呢?
我们国家的城市化进程还是有空间的,越是大的城市,经济发达的城市,房价可能越是坚挺。
小城市往大城市迁移,大城市往一线城市迁移还是今后好些年的趋势。
一线城市的房屋供给就那么多,北上深的房子即使不再大涨,也绝对不会便宜到一般人都能买得起的地步。
不过考虑到整体趋势,还是原来那些话。
大城市里的刚需有机会还是要早买,但如果你想投资,那现在已经很不合适了。
和不可逆转得大趋势对抗,最后的结果往往都不是太好。